我需要大段時間,真的該籌畫一下躲到哪裡去寫。專心的寫個一陣子。需要心定。
又很相信自己如果天天念經就可以心定。比如念金剛經。
重點還是要調自己的生活,要規律寫作。
最近還老覺得自己讀書不夠。很希望有長時間專注的讀書,而不是像現在這樣,為了寫稿的題材和靈感而閱讀。往往讀到了一點意思就放下了,因為夠寫了。達賴喇嘛依舊讓我非常感動。看他時總覺得是活生生的一個成就者。幾乎極簡單的句子也會觸動我。《達賴的一天》裡,拍他踩跑步機的樣子,連他都每天運動,七十五歲老人家了。覺得非常震動。
達賴喇嘛一天的作息是這樣的:
上午03:30 起床 靜坐一小時 在跑步機上跑四十分鐘
05:30 早餐
11:30 午餐 (之後整天禁食)
下午07:00 上床睡覺
我可以模仿他的作息:
上午03:30 起床 念金剛經
04:00 寫部落格(一定要在四點到五點之間寫)
05:30 早餐
07:00 出外散步(去龍山寺)
08:00→→11:00 工作三小時
11:30 午餐 (之後整天禁食)
下午12:30→→14:30 午睡
15:00→→20:00 工作四小時
20:30→→03:30 睡覺七小時
現在就開始實行。
剛才跑去「試唸」一下金剛經,想測測看全經誦完要花多少時間。結果發現金剛經完全唸完要四十多分鐘到一小時。一小時上下的靜心時間不算長,但是今天不適宜,今天要交專欄稿。
我似乎又回到以前寫劇本時的情形。到了一個階段,我就會不逼到最後關頭不想寫它。然而專欄是要命的事。就靠稿費過日子,我損失不起。
今天又是凌晨 12 點起床。最近多如此。昨天結果是下午四點睡的,因為發現「文字版」的 PDF 書籍高清晰,不像掃瞄的一片渾沌,就一直在新浪共享資料裡下那些「文字版」的資料,甚至還下到很美的「追憶流水年華」。我始終沒把這本書看完,各種版本的電子書都有,紙板的也有,看完一章沒有都不敢說,每次就零零散散看一點。我花許多時間再囤積這些知識,對於訊息,或說知識的貪欲簡直無窮無止,什麼我也想看想懂,為什麼作小孩時沒有這樣的求知慾呢。
不過嚴格說起來,我究竟是求知慾還是囤積慾,真也難以分辨,我在硬碟裡放了一大堆影片,書籍,家裡也一樣。到處是 DVD,書籍。真的看完的很少。我好奇這在佛學上叫什麼,是哪一種貪欲或執著。
其實也是不專注,「雜訊」太多。我這種對於知識上的三心兩意,想包山包海,魚與熊掌兼得,其實和我總是指責的小冬的情況別無二致。
不過,這個禮拜,決定只讀達賴喇嘛。便從「開闊之路」開始。看一週裡能否把這次買來的書全讀完。沒看的書就暫不要去翻,不要像吃東西一樣去淺嘗,多是淺嘗浪費時間,且淺嘗也是「雜訊」。
而且每週選定一個對象,認真的把整本書全看完。
今天就先從「開闊之路」開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